近期,百度Apollo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“萝卜快跑”在多地开展试运营活动。
据悉,以往的无人车试运营会配一个安全员在车上,最新批准商业化运营的全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车内没有安全员,只有乘客自己。
试运营期间,在指定时间(09:00~17:00),指定地点(安全路段),可以通过APP打车,2公里内起步价16元,里程单价2.8元/km。
试运营期间,APP上1折优惠的活动。
作为参考,深圳出租车的收费情况大概:白天起步价为10元,超过3公里后,每公里2.6元。
据试乘过无人车的智慧记老板介绍,在APP上叫到车后,要走到指定的位置上车,点击面前的平板电脑,车辆进入预设好的自动驾驶模式,平稳驶入行车道。
行驶过程中,车辆时速达到每小时40公里,并能综合行程规划、实时路况等信息,在不超过最高限速的基础上,自动稳步调整车速的快慢。
今天咱们就探讨下,百度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在现行情况下的可行性。
先说结论,当前情况下不太可能有起色:
1、性价比低
从单价上看,萝卜快跑相比传统的出租车价格上并不占优势,白天的应用场景是上班族的通勤,这类用户对价格比较敏感。
一般用户会认为,都已经是无人驾驶了,省掉司机的人力成本,为啥还这么贵?
由此看来只有在技术上的突破,才能将运营成本降低。
2、灵活性差
用户需要到指定的地点上车,有的时候需要用户步行几公里才能到达固定的上车地点。
且行程固定,无法更改。
我们平常都会有一个习惯,由于地图的定位不精准,有时需要我们到达预设的目的地后,再人为的告诉司机需要多运行一段距离,或者提前下车,目前自动假设的情况下显然无法实现。
3、需求弱
当前用户对新事物抱着好奇的心态在尝鲜,而在回归到日常生活中,40㎞/h的运行速度显然无法满足乘客对时效的要求。
且无人车数量有限,车辆数量无法满足需求,导致叫车等待时间久。
4、安全性未知
蔚来新能源汽车坠楼事故仍历历在目,大家对当前的无人驾驶技术仍没有足够的信心,生怕成为车企的“试验小白鼠”。
尽管如此
相信无人驾驶仍然是未来的趋势,过去一年,百度萝卜快跑已经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、重庆、武汉等10多个城市落地,订单量超过100万。
从科幻电影中对无人驾驶的大开脑洞,也可以看出人们对未来生活方式的向往。
大胆预测一下,你认为还需要多久,无人驾驶才能真正解决人们的出行需求?